2025年下半年,跨境电商平台Temu启动了史上最严的资质整顿。此次审查不仅针对卖家资质本身,还延伸到共享资质、虚假检测报告、风险制造商等环节,平台首次引入了连坐机制,违规成本显著上升。

Temu开启资质整顿,共享资质将引处罚“连坐”

一、共享资质与风险制造商连坐机制启动

此次Temu资质整顿重点打击两个高风险行为:

1.共享资质与检测报告滥用

部分卖家为了节省合规成本,采取挂靠资质或借用他人检测报告的方式,将与自身产品并不匹配的检测文件套用到商品上。这种做法在新规中被直接认定为违规,无论卖家是否主动作假,只要存在共享资质、检测报告不符的情况,都会被平台视为严重违规。

2.制造商风险关联

Temu会将外检不合格、资质抽检异常的制造商列入风险名单。所有使用过该制造商生产的卖家,无论是否已解绑,都可能被追溯检查,甚至强制进行外检。这意味着,即便你并非违规方,也可能因为同一制造商的问题而被连带处罚。

这一连坐机制极大增加了卖家的经营风险,使得供应链选择和资质独立化管理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。

二、处罚力度空前升级,违规成本高企

Temu在整顿中明确了更加严厉的处罚措施,具体包括:

轻则:冻结提现、限制销售、下架违规商品

重则:直接封禁店铺、罚款并追溯历史库存

罚款依据:违规产品销量、是否主动配合整改、违规性质严重程度

有卖家仅售出40双袜子,就被罚款3000元并冻结资金1万元。一旦共享资质的任一使用方出现问题,其它关联卖家可能面临全部库存被强制外检,检测费用可能达到每批几百至上千元。如检测不合格,还将按货值倍数罚款,成本极高。

更棘手的是,解绑制造商并不能完全规避风险,历史库存依然可能被追查。

三、合规成本与运营门槛全面提升

资质整顿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检查,更直接推高了卖家的合规成本:

SKU级别的检测要求更细致

不同型号、参数的商品不得共用认证报告;电子类商品即便仅在外观上存在除颜色外的差异,也需单独检测。

化学类检测覆盖更严格

RoHS等检测中,报告必须覆盖每一个SKU变体,包括不同颜色、不同材质的产品,缺一不可。

检测机构限定

Temu只接受其跨境服务市场认证入驻的检测机构出具的报告,并要求这些机构缴纳履约保证金,进一步推高检测费用。

此外,Temu还强调将严查不合规检测机构,并将违规机构列入黑名单,这意味着卖家选择检测机构时需格外谨慎。

Temu此次资质整顿不仅是对违规行为的整治,更是在倒逼平台卖家走向更加透明、可追溯的合规化运营。共享资质、虚假检测、风险制造商这些灰色玩法正在被清理出局。

扫码加入卖家交流群
我们的群体是一个专注于亚马逊站外推广、清库存和提高新品排名的交流平台,欢迎加入我们的亚马逊卖家交流群!
返回列表
0755-84861340

扫码领福利

用VIPON,获得新的销量增长机会!

注册成功!

尊敬的 手机用户
您的账号已开通,请登录电脑端
https://www.myvipon.cn/使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