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亚马逊运营这条路上,节奏掌控往往比战术执行更为重要。很多卖家在遇到流量下滑、转化波动时,第一反应是广告、是改图、是优惠。但真正高手知道,做亚马逊,不是“旺季比谁爆得快”,而是“淡季比谁推得稳”。
那么,亚马逊平台真正的淡旺季是什么时候?我们又该如何借助“淡季”,做好推新节奏与资源布局?
一、亚马逊淡旺季在什么时候?全球站点对比
不同站点,淡旺季表现不一,但消费节奏和文化习惯决定了每个市场有其独特的波动周期:
1. 美国站(US)
旺季:7月中-9月初(返校季 Back to School),10月-12月(Q4旺季,包括万圣节、黑五、圣诞)
淡季:1月(年末清仓后需求真空),3月-4月初(无大促期)
2. 欧洲站(UK/DE/FR等)
旺季:6月-7月(暑期+打折季)、10月-12月(圣诞+黑五)
淡季:1月-2月(年初库存消化阶段)、8月(暑假欧洲人外出度假,线上消费减少)
3. 日本站(JP)
旺季:3月(开学季)、6月(父亲节)、11-12月(圣诞+年终礼品)
淡季:2月、9月
4. 中东站(AE/SA)
旺季:开斋节前后(变动)、11月(与全球黑五同步)
淡季:斋月期间、气温极高的7-8月
总结一下,每年的“超级旺季”集中在Q3-Q4(7月中-12月),而1-3月是普遍意义上的“淡季”,尤其是1月和2月,属于平台自然流量回落期。
二、亚马逊运营如何做好淡季推新的周期规划?
很多卖家犯的最大错误,就是“等旺季才上新”。但真正的数据逻辑是:旺季不推新,只收割;淡季才是推新窗口期。
以下是结合一线运营经验,总结出的淡季推新核心策略:
1. 用淡季拉起“冷启动”势能
新品上线初期的“90天蜜月期”,决定了你是否有机会抢上首页。淡季期间虽然流量整体下降,但竞争强度也低,通过精准广告、小流量测款,反而更容易控住投产比,完成评论积累和Listing调优。
2. 把“评论积累+转化测试”放在淡季完成
新品在淡季推的核心目的,并不是立马盈利,而是把基础打好。你需要关注两个指标:
- 前50单的用户反馈(Review率、星级)
- 转化率区间是否稳定在平均线以上
如果在流量稀薄的淡季仍能保持正向指标,说明这款产品极有可能在旺季爆发。
3. 把控好新品节奏:淡季上线,旺季爆发
理想的推新时间如下:
越提前准备,越能避开广告价格高峰、物流爆仓、资源抢夺等旺季乱象。
4. 低谷期更适合做“资源准备”
除了运营层面,淡季更是你优化团队节奏、补足短板的时间点:
对接新品工厂,完善包装设计
升级图片素材,拍摄多风格主图/视频
搭建站外资源池(社媒、测评人、联盟平台)
梳理Listing关键词策略,强化长尾词投放准备
这些都是旺季无法腾出手做的事。
写在最后:懂得用“冷时间”种下“热未来”
淡季并不是空窗期,而是赛前热身。真正的爆款,从来不是临时上线的投机操作,而是淡季一步步积累的结果。
面对2025年竞争更激烈、流量更碎片化的亚马逊市场,只有提前规划、顺周期布局,才能在旺季来临时实现真正的“低成本爆发”。
所以请记住:在别人沉寂的时候,把产品和系统打磨好,是你能领先一个季度的真正武器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