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将围绕三个核心问题展开:亚马逊标品、非标品、半标品的区别是什么?它们在新品期如何制定广告策略?希望为正在新品打爆阶段的卖家提供清晰可行的思路。
一、亚马逊标品是什么?新品如何打广告?
标品的定义
标品通常是具备标准参数、功能同质化严重、用户决策路径短、比价心理强烈的产品。例如:U盘、充电器、牙刷头、移动硬盘、打印纸等。这类产品用户购买时关注“价格、销量、评价”三要素,品牌影响力相对较弱。
新品广告打法
1. 重关键词抢位,精准流量驱动转化
标品用户有明确搜索意图,广告打法的核心是围绕高频关键词做精准投放。建议先用“自动广告+精准匹配”并行测试关键词表现,再通过手动广告逐步放量。
2. 强化价格竞争力与基础评价
标品重视转化率。前期可结合限时折扣、优惠券、促销叠加等方式刺激点击转化。同时快速收集前10-20条高质量Review,有助于提高广告ROAS。
3. 不建议走泛流量打法
标品投放中不适合大量跑广泛匹配或类目广告,这会导致引入大量无效流量,拉低整体转化。精准才是王道。
4. 控制预算节奏
在前5-7天测试期间以控成本为主,待关键词表现稳定后可放大广告投入,但必须持续监控ACOS。
二、亚马逊非标品是什么?新品如何打广告?
非标品的定义
非标品则指主观喜好影响购买决策较大的产品。这类产品多为视觉导向型或功能创新型,如:装饰画、家居摆件、潮流T恤、化妆包、创意水杯等。消费者购物时会浏览多个款式、颜色、设计,对价格不那么敏感,个性化是主导因素。
新品广告打法
1. 注重视觉呈现与主图创意
非标品广告核心在于“吸睛”。主图要做到高点击率,具备独特性、故事感或情绪联想(如ins风、极简美感等),让用户在众多竞品中快速锁定你的商品。
2. 多跑广泛匹配和展示广告拉曝光
这类产品适合用“广泛匹配+品牌广告+视频广告+展示型广告”组合打法,快速占领眼球。特别是在新品期要大胆砸展示位,获取流量池。
3. 利用站外种草引导站内转化
非标品往往在站外社媒如Pinterest、Instagram更具传播潜力。通过提前布局站外内容,可以引导流量进入亚马逊Listing,从而带动广告CTR和转化。
4. 广告周期长、容错率高
非标品不像标品那么依赖快速转化,新品期可以拉长测试周期,优化视觉内容和用户反馈再集中加码。
三、亚马逊半标品是什么?新品如何打广告?
半标品的定义
半标品介于标品与非标品之间,既有基本功能属性,也具备一定的视觉差异。例如:蓝牙耳机、运动水壶、办公椅、厨房工具等。这类产品既要拼性能,也要拼颜值,用户在比对时会兼顾功能、外观和性价比。
新品广告打法
1. 双线流量策略并行
半标品建议“精准关键词投放+展示广告辅助”两条腿走路。既要锁定搜索型买家,也要抓住兴趣型用户。可用“品牌广告+视频广告+手动关键词广告”组合布局。
2. 内容力决定转化力
对半标品而言,Listing页面必须既能突出功能点(如续航、容量、防漏)也要有视觉卖点(如配色、场景图)。A+页面、视频、QA布局都需用内容强化信任。
3. 强化评价体系与差异点
这类产品需要用“差异化功能”支撑高溢价,卖点要在广告图文中提前表达,如“升级加厚不漏水”、“符合人体工学”、“超静音设计”等,直接传达价值。
4. 数据驱动优化投放
半标品广告的回报周期相对中等,前10天建议保持高曝光测试,选出高转化关键词后集中投放,并配合后台分析工具(如Search Query Performance)持续优化。
标品、非标品、半标品的广告打法看似千差万别,但本质都离不开对用户行为的理解和内容策略的精细化调整。只有构建起适配产品类型的广告模型,才能在亚马逊复杂的竞价体系中脱颖而出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