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马逊在7月下旬突然撤掉了 Google Shopping 的广告投放,而且不是某一个国家,而是直接在美、英、德、法、意、西、加、澳八大核心市场同步“消失”。要知道,过去亚马逊可是 Google Shopping 的TOP广告主之一,某些品类的曝光份额能占到30%。这波“断流”,对我们这些卖家来说,意味着什么?说直白点:站外的“被动流量”少了,接下来竞争只会更卷。
我自己第一反应就是——站外广告这一块不能再“躺平”,尤其是做过大促、清库存的朋友,肯定感受到站内CPC这两个月飙升得厉害。既然亚马逊不给我们“顺带曝光”的机会了,那我们就得主动去找流量。
一、为什么亚马逊要撤掉Google Shopping广告?
我个人看法,这背后主要是几方面:
利润压力:Google Shopping CPC比亚马逊站内广告普遍贵30%~50%,既然亚马逊自家有DSP、SP、SB、SD全链路广告生态,何必花钱养外人?
增量测试:亚马逊可能在试探,到底是Google带来了新客户,还是只是分流了本来就会下单的老用户。这点其实我挺理解,广告ROI不好算,我自己的广告数据里也经常出现“花钱多,但整体销售额没怎么涨”的情况。
策略博弈:别忘了,Google今年更新了Shopping拍卖机制,亚马逊可能是借机压价,顺便测试AI搜索、Rufus助手等新入口。
这些高层逻辑咱们不用想太复杂,落到卖家自己头上就一句话:自然流量通道少了,接下来只能花更多的钱去抢广告,或者自己找站外出路。
二、卖家最直观的感受
这段时间很多买家已经明显感觉到了:
1.自然流量掉得快
有些新品,本来还能靠平台的外部流量带点动销,现在几乎全靠站内 PPC 硬撑。
2.广告费更卷
CPC 明显在涨,有家居类卖家反映自己的类目已经涨了15%左右。站内流量池就这么大,大家都往里挤,结果谁都得多掏钱。
3.转化率反而还可以
这点有意思。虽然量少了,但用户质量高了一些。毕竟能点进来的都是搜索意图强的买家。只不过,转化再高,没流量也白搭。
三、卖家还能玩哪些站外推广?
既然亚马逊“断奶”了,我们只能自己去找奶源。我最近在尝试的几个方向:
1.加大站内广告的精细化操作
Sponsored Display 的 vCPM 模式很好用,能精准覆盖潜在买家。而且别忘了 Brand Referral Bonus,通过站外导流还能拿返点,等于变相增加利润空间。
2.投 Google 搜索广告(非 Shopping)
这个我建议别贪心,只挑高毛利产品去测。记得设“Google 专属优惠”,能拉高转化。再结合 AMC 数据分析,避免钱花了却不知道效果。
3.玩社交媒体和红人
TikTok、Instagram、YouTube 都是不错的渠道。尤其 TikTok,我有个朋友的家居品就是靠小红人测评视频爆了一波,单量比我 PPC 砸钱还快。
4.优惠券与促销平台
中小卖家最常用的就是 VIPON。如果你有清库存、冲评论或者是新品快速起量的需求,VIPON的秒杀和优惠券投放真的挺管用。它自带大量买家社区,曝光比单纯做站内广告更快。而且转化来的单子比较干净,不容易触发系统风控。很多卖家会把滞销品丢上去跑,效果比折价砸站内广告划算。
四、如何降低站外推广风险?
说句大实话,站外推广烧钱快,很多新手卖家一不小心就踩坑。我给的几个建议:
高毛利产品优先:不要一上来就拿低利润SKU去跑站外,越跑越亏。
配合Brand Referral Bonus:这个亚马逊官方返点计划,能把你导入的站外流量返现成利润。等于降低获客成本,必须用起来。
借助工具做数据追踪:比如用AMC看站外流量进来后的加购转化,避免盲目砸钱。
这里我给到的建议是:大促前用VIPON做一波清库存和拉新,平时则把重点放在TikTok和SD广告配合,保证流量不断档。
亚马逊这波撤掉Google Shopping广告,对卖家而言肯定有冲击,尤其是自然流量会越来越少。但市场永远是动态的,有危机就有机会。记住,流量不会凭空消失,只是换了入口。卖家能不能抓住,就看你的执行力了!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