俄罗斯电商市场这两年一直是跨境圈的“香饽饽”,尤其Ozon平台的流量红利,吸引了无数中国卖家布局。
可就在不少卖家憧憬旺季爆单时,一场突如其来的“下架潮”砸了过来——一夜之间,上万条商品链接消失,部分店铺甚至直接清零。
这次风暴来得既猛又急,到底发生了什么?
一、这波Ozon下架潮是怎么来的?
根据行业消息,这次被下架的商品大多是带品牌标识的中国商品,而不带品牌名的产品中招较少。
其实,Ozon早在6月16日就发过站内信,表示会重新审核品牌文件,不合规的链接将面临全店下架处理。
换句话说,这次大规模下架,很可能是因为卖家没有按平台要求提供商标注册证书、品牌授权协议等文件。
更让人无奈的是,有卖家怀疑部分下架源于同行恶意投诉——尤其是一些本土店铺利用权重优势,一旦投诉成立,平台可能直接全店下架。
来自卖家的真实吐槽:
“一觉醒来掉了一百多条链接!”
“明明有品牌授权,还是被下架。”
“自己拍的图也被判定为侵权,重新上架第二天又没了。”
无论真假,卖家的共同感受是——这次清理不留情面。
二、为什么Ozon会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动手?
这背后既有政策驱动,也有平台自身的战略考虑。
1.俄罗斯监管升级
7月31日,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了第289-FZ号法律,把“平台经济”纳入法律体系,明确要求卖家公示许可证、认证证书,并赋予平台下架、封号的权力。虽然要到2026年10月1日才正式生效,但Ozon显然是提前做准备。
2.平台生态升级
货不对板、假货、虚假交易等问题,早已让Ozon头疼。借这次大规模清理,不仅能“洗牌”,还能向消费者和国际品牌释放“我们要高质量生态”的信号。
3.外企回归压力
数据显示,2025年预计将有350多家外企回归俄罗斯市场。Ozon在7月7日已对26个国际鞋服品牌上线品牌真伪审核,并用AI系统追踪侵权,一旦违规,单日罚款可高达200万卢布。
4.与Wildberries的竞争
对手Wildberries今年推出了“星辰计划”大规模招揽中国卖家。为了不被抢走优质商家,Ozon自然要提前清掉低效、风险高的店铺。
三、卖家应该怎么应对?
如果你已经在Ozon上开店,这次事件其实是一个提醒——合规不再是选择题,而是必答题。
1.补齐品牌文件
有商标注册证、品牌授权书的一定要尽快上传,并保证信息和平台商品卡一致。
2.防范恶意投诉
对核心链接做好证据备份,包括采购合同、原创图源、产品描述,遇到投诉能第一时间申诉。
3.分散风险
不要把所有爆款压在一个店铺或一个品牌上,尤其在俄罗斯这样的市场,分渠道、分品牌布局会更安全。
4.调整运营心态
评论、排名被清零固然心疼,但长远看,留在合规名单上的卖家,反而会在未来两年竞争中更有优势。
四、小V结语
Ozon的这场下架潮,不仅是一场合规清理,更是俄罗斯电商市场重构的信号。
短期来看,很多卖家会感到痛,但长期来看,这其实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。
对于中国卖家来说,这次事件至少说明了一件事:
在俄罗斯卖货,合规就是流量的入场券,早做准备的人才有资格分蛋糕。
